24年216期各路專家試機號后分析匯總
發表于:2024/08/13 18:28:31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張素)地膜在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使用量不斷增加,地膜殘留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近日在北京舉辦的“科技賦能地膜降解”科學傳播沙龍上,專家學者建言破解地膜降解難題,要把“石頭”變“饅頭”。
地膜是一種覆蓋在土壤表面的薄膜,通常是白色透明或黑色聚乙烯(PE)薄膜,既可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也可抑制田間雜草生長和鹽堿在地表聚集、促進植物生長。
此次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高品質棉花生產模式與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宋美珍介紹了地膜在我國棉花生產中的應用,地膜農田殘留狀態以及提高殘膜回收率的途徑和辦法。
宋美珍介紹說,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矮密早膜”技術的運用使得北疆棉花增產61.8%,南疆增產44%,鹽堿地增產69.5%。
不過,找不到合適去處的地膜也會困擾農業發展。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生物技術專委會副主任、中聯融鑫(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波介紹說,從1950年到2023年,全球共生產了約92億噸塑料,其中地膜約占3%,而地膜由于回收難、降解成本高、替代材料少等原因,成為農業污染的重要源頭。
生物可降解地膜,被視作替代傳統地膜的重要手段。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農膜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劉琪介紹,生物降解地膜是以生物降解聚酯為主要原料的新型環保地膜,能夠在自然界中通過微生物作用而被降解,無需回收或清理殘膜、廢膜。
會上,劉琪從地膜污染、生物降解膜優勢與不足、安全性評價等方面梳理了地膜在我國的應用歷史以及對農業生產作出的貢獻,指出地膜產生的污染和治理途徑,并分享團隊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在張海波看來,難以降解的地膜就像“石頭”,通過團隊研究可以把“石頭”變成“饅頭”,從而使地膜變得易于降解?!拔覀兺ㄟ^有機助劑,促使塑料分子鏈斷裂,將聚乙烯高分子中的亞甲基氧化,使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后繼續分解變為二氧化碳、水及生物質,以實現塑料的降解,并且避免微塑料的產生?!彼f。
宋美珍提醒,地膜污染治理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需要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新型地膜的研發也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問題,更是技術迭代升級的過程,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拔ㄓ胁粩噙m用農田、不停適配農民,將技術從企業落實到農戶,才能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白色污染’治理體系。”她說。
本次科學傳播沙龍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承辦?;顒佑杀本┦锌茀f宣傳文化部二級調研員、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磊主持。(完)